欢迎登录辽宁省AAAAA级社会组织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
新闻
受益人感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受益人感言 >> 正文

【受益人故事】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日期:2017-11-01     作者:庄博雯     来源:

【编者按】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失学, 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是许多爱心人士的 共同心愿。在大家的关怀和温暖下,我校一 批批寒门学子茁壮成长,砥砺成才,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今天,基金会选取了2017届毕业生中 3 位优秀代表,零距离感知他们成长的故事, 分享爱与阳光的力量。

王博:一首于荆棘中起舞的向上之歌

1B85F

2014 年 9 月,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镇新庄村,这个全村几乎没有考上大学的小乡村,却走出来一位尚充满稚气的少年,他就是王博。“开学时,我和爸爸说不用你来送我,可后来亲戚和我说,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来大连看看,沾沾儿子的光。”就这样,背着鼓鼓行囊的王博和父母来到了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大连理工大学。

初入大一的他,看到迎新晚会上同学们的多才多艺,让他觉得自己仿佛除了高考成绩之外一无所有;部门纳新面试上的碰壁,也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学生工作的琐碎,让钟情学业的他有点力不从心。不想让父母和自己失望的他冷静下来,仔细剖析,终于用提前规划、提高效率的办事法解决了这一“大一困境”。仅大一一年,王博就拿到了五个单项奖学金。找到方法的王博仿佛加满油的汽车,大学四年,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他共获得奖学金 6 万余元,多次获得学习一等奖学金、上银菁英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大连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在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多项竞赛中斩获佳绩。对于这一切,王博归结为:我有一颗永不停歇的向上的心。

提到父母,王博再次动容:“爸妈总教育我吃亏是福。我们家每年过年杀一次猪,爸妈都会把好的分给乡亲们,而把不好的那块留给自己。爸妈不会教我做题,但是他们教会我做人。”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王博乐于帮助同学,总是给予大于索取。大一学年,他主动放弃家庭特困申请,把它让给其他更需要的同学;平时的教室,图书馆里,总能看到他耐心为同学,学弟学妹讲题的身影。“我想做那个坚持本心、心存善良的领头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本心,这个充满社会总能改变些什么。”王博如是说。

“感动”是王博对于大工的初印象,接站学长学姐的热情,“一对一”帮扶的引领,辅导员老师的耐心……都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教授板壳力学的杨春秋老师对他影响最大,老师的认真钻研,纯粹教学,关怀学生的精神和态度促使他在保研时选择了北大的硕博连读方向:力学航空航天结构与工程。对于未来,王博希望自己可以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上继续前进,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王博的大工四年是一首于荆棘中起舞的向上之歌,正如他在新生入学教育演讲中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李晓龙:一首坚守本心的乐观之歌

3CB5B

和王博的经历有些相似,同样喜欢制定目标,对自我把控能力很强,同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的掌心宝,但不同的是,李晓龙更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每一项或许不是最好,但都在快乐中获得了内心的认可。

级队组织委员,四年的党支部书记,每年寒暑假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理财小能手,自立自强标兵,国家励志奖学金……李晓龙活跃在各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在这么多闪光的标签之下,李晓龙也发现了自己容易脾气火爆、锋芒毕露的缺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缺点,让他在大工与一直以来喜欢的班长职位失之交臂。可辅导员俞洲老师却给他温暖和力量,鼓励他当级队的组织委员,给他很多机会去尝试;在大二评选校级自立自强标兵的前一天晚上,老师为他修改PPT到凌晨四点并且给他提出了许多建议……提起俞洲老师,李晓龙至今都是满满的感动,在老师的影响下,他慢慢改正了自己的脾气,逐渐融入集体,各方面越来越优秀。

“家庭没有给我带来优越的环境,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努力争取。”一向乐观的李晓龙丝毫没有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反而激发了自己在理财方面的潜能。除了学校提供的助学金和靠优异成绩取得的奖学金共三万七千元外,他会在课余时间做家教、做学生助管,运用理财产品让钱生钱。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敢于尝试的冲劲,李晓龙在大三时已完全不用家里承担生活费,反而略有结余。

“大工对我的帮助和改变真的很大,我也想为他做点什么,去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晓龙担任了物理1501班的成长 leader。“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上大学一定要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当时班上有一个江西的家庭经济困难女生,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处理事情也会比较极端。李晓龙就一直很关注她,带她详细地了解资助政策,时不时地找她谈心开导,让她身边的同学多帮助她。渐渐地这个女生融入了集体,有了关系好的朋友,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

对于未来,现在已经在南开大学读研的李晓龙充满信心,相信他一定会将这首坚守本心的乐观之歌谱出别样的旋律!

张萌:一首温暖他人的奉献之歌

21D3B

2013 年初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张萌第一次站在这个隔海遥望的陌生城市里。“火车站前,第一眼就看到了咱们大工接站的大牌子,那是最大的一个!”或许这一世的安心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学校里接站的学长,看见我的行李,二话没说,扛着就上了七楼!”说起对大工的第一印象,张萌笑眯了眼睛,讲得生动。就这样,张萌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活,没有初入大城市的紧张茫然,只有着对未来四年的无限憧憬。

大学四年,张萌不仅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作为班级的班长和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完成了大量的学生工作。当问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张萌表示他从来不会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小挫折看作是困难、是打击,而会将其当做是自己的不足,是自己能够进步的地方,然后让自己的能力提高起来。在面对各种工作的杂糅冲突问题时,作为班长、学生会主席,张萌乐呵呵的说,“要对得起相信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而且这也是对自己的历练。其实,车到山前必有路,都走到这了,有座山,你也不能不翻过去呀。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说起大学四年最感谢的人,张萌难得地纠结了。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建艺专业的学费和平时费用是一项不小的花费。辅导员张文老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给了他很多的帮助。“缺钱了跟我说,学校帮你想办法。”张老师朴实的一句话,让当时还不是特别相熟的张萌直感动到现在。张文老师还给了张萌很多机会和鼓励,“他总当着别人的面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虽然被老师夸得害羞,但私下却更加充满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如今,张萌已经保研本校,并兼任了校团委的社联指导教师。“有学校的关爱,就要为母校好好干!”张萌笑嘻嘻地同我们开着玩笑。张萌说:自己要留在大工,将在这里的温暖与感动传递给学弟学妹们,我要回报母校,让大工优良风气代代相传。

张萌还记得大一面试团委的时候,因为笑得太开心,被面试的学姐问道:你觉得你这么笑合适吗?“我那都没怎么笑,我那就是一个正常的微笑”回忆往事,张萌依然固自解释着。攀搏在荆棘山路,却享受周身风景;瑟瑟在凛冽严冬,却醉心晶莹飞雪。

因所向,光明;故不畏,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