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树人计划”奖教金便启动评选,鼓励我校教师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求索创新,勇攀学术高峰,让我们一同感受首届部分获奖教师风采。
潘雄锋简介:
潘雄锋教授主要从事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将空间维思想融合到区域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中,通过GIS可视化工具揭示区域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辐射与趋同演变规律,获得辽宁省优秀创新人才和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并于2019年9月10日至2020年9月10日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五篇TOP10论文。
一直以来能源环境都是国家最关心、最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无论是十年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还是如今的能源经济学,潘雄锋始终紧跟国家重大需求,锚定研究方向。
今年两会,“双碳”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双碳”热词稳居能源领域话题榜首。在潘雄锋看来,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能源问题。多年来,他一直运用管理科学和大数据的方法研究能源经济现象和问题,探究新能源产业创新机理、能源经济运行及能效分析,“双碳”目标的提出正与他的研究方向完美对接。
近些年,潘雄锋为大连市、庄河、瓦房店、保税区等地规划产业经济路径时,发现了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化物所是国内最早开展氢燃料电池研究的科研单位,潘雄锋称其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黄埔军校”。虽然有强劲的研发做后盾,大连在产业落地上却远远落后南方一大截。去年5月开始,他抓住时机,带领我校团队相继承担辽宁省、大连市、大连自贸片区、庄河市、瓦房店市氢能产业规划,着眼重点产业领域选择,科学地规划出从制氢到用氢的整个产业链条,综合各方数据细化出中长期发展规划,获得市里、省里领导的高度认可。
去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潘雄锋立即牵头为大连市撰写了申报方案,与化物所、辽师、新源动力、洺源科技等单位一起组成项目组,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应用研究。今年6月16日,6台海蓝色的公交车停靠在英歌石科学城附近的加氢站内,随着车子缓缓驶出加氢站,这批名为“海豚精灵”的氢燃料客车,作为大连市主城区首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陆续在535路和801路及802路三条公交线路上示范运营,大连市公交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氢燃料时代”。
“其实,即使没有像‘树人计划’这样的奖励,我们也一样会做好手头的工作,但这份肯定将激励我和更多的学生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科研中来。”
杨光飞简介:
杨光飞教授从事环境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环境管理智能建模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得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被领域专家评价为"该领域一项重要贡献"、"迄今为止最新颖的一项工作",得到国际在线(CRI)、大连日报、大连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走进经管学院新大楼,也许没几个人知道,自己所在的不仅是一栋教学办公楼,还是一个室内环境实验室。走廊天花板上装着一个类似路由器模样的白色小盒子,那是环境监测传感器,正不动声色地向我校大数据中心传递数据,而布局这些传感器的人是杨光飞。
专注环境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的杨光飞是一名6岁孩子的爸爸,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让他注意到一件事,几十个孩子坐在二三十平米的教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这里的环境质量到底怎么样,对孩子的身体是否有影响,这些有没有人关心?
经过调研他发现,目前针对我国室内环境现状的研究较少,数据量小,关注度低,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也十分具有开拓性,这让长期分析室外环境大数据的杨光飞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室内。
他着手组建了一支20余人团队,与全国近百所中小学、幼儿园达成研究意向,为一百多个教室安装上环境监测传感器,对室内温度、湿度、亮度、TVOC、二氧化碳、甲醛、PM2.5、PM10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将数据持续上传至云平台,再存储到我校大数据中心,至此完成数据的实时采集。接着,他又和团队一起搭建分析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指导当地学校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教室环境,同时也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对室内环境的研究日益深入,杨光飞又将研究目光投向了医院。每次一有疫情发生,医院都会尽量增加消毒和通风的次数,但多长时间消一次毒、什么地方需要加强消杀、多长时间通一次风、每次通风多长时间等等,都没有科学的方法来精准判断,只是“拍脑袋”式的凭经验去防控。如何优化医院内环境质量、降低院感发生率,是他关心的另一件事。他利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医院的实时空气质量,再结合摄像头解析人流量、医院就诊信息、区域疫情状况等一系列数据,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环境指标和微生物含量之间定量关系模型,进而能够判断出医院实时的感染风险,帮助医院做好预警措施。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东西给用上,一是要做产业化,二是在理论上形成体系,制定标准。未来,我们甚至还想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好的策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项工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室内环境大数据的研究空白,也是这些有价值的研究,让杨光飞得到了“树人计划”项目的青睐。“‘树人计划’是王院士发起设立的奖,王院士是我们系统工程领域的泰山北斗、精神领袖,能够拿到这个奖,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的荣誉。”
林海芬简介:
林海芬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创新、组织惯例和组织悖论理论等方向的研究。扎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构建中国情境管理创新理论,挖掘基于惯例层面“自下而上”的组织创新机理,揭示中国企业高端化转型的变革理论。2016年入选大连理工大学星海计划“星海优青”,2019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学术成果(人文社科类)青年奖等。
与许多坐在实验室、教研室做科研的老师不同,林海芬的工作现场经常在校外。走出去,与企业对话,是她常做的事。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人们提及“国产”就避而远之,到国货品牌开始崛起,“中国制造”重新焕发生机。不同于一般消费者,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林海芬不仅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林海芬长期关注中国企业组织创新变革问题,尤其是中国企业如何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组织战略变革与调整。“这几年我走访了四五十家企业,我想知道中国的这些优秀企业,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蜕变,未来又该如何转变。”
她总是想方设法深入到优秀企业的实践中,挖掘企业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每次,她都会先跟企业对接好时间,再提前准备二手数据进行预研,带着一连串疑问,开启一场场为期三天的高强度访谈调研。先与公司一把手详谈,再安排核心部门负责人挨个访谈,每天早九晚七,几乎不做休息地连续进行,晚上课题组成员再一起召开研讨会,头脑风暴梳理调研结果。“我记得在波司登调研的那次,访谈结束已经是晚上7点,吃完饭马上开始研讨,直到凌晨一点,大家都非常激动。”
调研过程有时候也不是那么顺利。有时,企业的戒备心很强,不愿对研究人员泄露太多,导致研究受阻。也有些企业倾向宣传自己好的一面,有意无意美化事实,选择性地传递信息,使得林海芬无法拿到最客观的第一手数据。她就在闲聊时侧面引导,旁敲侧击,也会采用匿名等方式灵活处理。
每次调研结束,林海芬就抓紧时间写案例,从战略变革、组织创新、品牌建设、营销管理等角度挖掘企业亮点,让中国企业的鲜活实践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与学生见面。她还撰写英文案例,将中国企业的实践带往全世界。目前,林海芬已撰写四十余个案例,5个入选全国百优案例,10个被全球第二大案例库加拿大毅伟案例库收录,50余篇学术文章在《管理世界》、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权威期刊发表,成果《中国企业引进型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等奖项。
不在外跑的日子,除了上课、写案例、发论文、指导学生,林海芬习惯坐在电脑前追踪企业发展动态、国家政策导向,浏览顶级期刊文献、数据库,跟踪前沿学术会议成果。她就像一位科研旅人,不在科研的途中,就是在准备出发的路上。
“树人计划”是由王众托院士和夫人邓文竹教授共同倡议发起的,旨在鼓励师生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学科交融与优势互补,利用优势学科实力开展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创新性人才。这些大工人,在“树人”精神的激励下,以科研为伴,且歌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