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辽宁省AAAAA级社会组织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
新闻
受益人感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受益人感言 >> 正文

【受益人故事】您的心愿,他们收到了


日期:2022-04-18     作者:     来源:

初春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只需一束阳光就带给人融融暖意。在大工,也有许多关爱项目,当师生突遭困难时,第一时间响应帮扶,如这春光般穿过树梢,越过屋顶,带给大工人无穷的温暖。这些关爱善款来自校友,来自师生,来自每一个关心大工的朋友。而这份关爱,学弟学妹们收到了,他们在您的帮助下重获力量,向光而行。


初同学:

春风载着明媚和雀跃吹开新学期的门,沉寂了一个寒假的大工校园迎来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庞。初同学来到自习教室,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她喜欢这个熟悉又亲切的地方,珍惜坐在这里的一分一秒。不过有时,她也会想起两年前,新冠疫情刚刚爆发时,在家里上网课的日子。

限制出行,返校无期,2020年的春天并不“太平”。学校通知在家上网课,可是家里没安装无线网,初同学只好用手机流量进行线上学习。大一的课程特别多,每天三四节大课,光是电话费就要一百多。平时节俭惯了的她,着实感觉有不小的压力。

像她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建工学部了解到学生们的需求,第一时间启动了“水木骄荣·二馆情”项目,向学校基金会紧急申请列支捐赠款。基金会的老师也快速响应,协调各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拨付钱款,确保需要帮助的同学尽快收到充足的流量。

辅导员老师在级队群里发布了补助消息,生怕有的学生看不到,还特意发到贫困生的群里。“线上填写了申请表,没几天就收到一条短信,一共60G的上网流量到账了。”“当时我是有点意外的,学校对我们的关怀竟然这么无微不至。”

从成为“准大工人”的那一天开始,初同学就被母校的关爱包围着。入学前的“援梦专列”路费补助,师兄师姐把她安全送到母校的手中;刚一报道,学校“绿色通道”就发给她一个爱心包裹,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在大工度过的第一个寒冬,学校给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每人送上一件羽绒服,那是她的最爱,“简洁的短款羽绒服特别好看,质量还特别好,很暖和。”;寒假回家的路费也由学校负担……三年里,学校对她的关爱细致入微,给予她不断奋进的力量。国家励志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学习类二等奖学金……她用自身的努力证明学校的爱有回响。

每每想起这些,她总是感慨万千,有说不完的感恩,也带给她源源不断的力量。

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但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初同学感觉真好,她期待的新学期开始了。

 

康同学:

因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2020年被很多人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年”,然而谁也没想到,2021年的夏天也毫不示弱。

进入7月,河南省郑州、漯河、开封、新乡、鹤壁、安阳等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郑州等19个气象站突破了建站以来的日雨量极值。暴雨导致了河南多起内涝事故,不少河南籍学生的家里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灾侵害。

那几天,家在开封的康同学每天都跟父母通电话。暴雨天气对家里的影响,早在2020年他就有切身的体会。那时康同学刚刚录取我校的研究生,开学前的暑假,他亲眼目睹了庄稼隔几天就被雨水淹一次的场景。而2021年的暴雨更胜前一年,跟父母视频时,看到地里到处是飘起来的西瓜,康同学十分担心。

7月21日,学校立即响应,在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之前,基金会就携手党委学生工作部、财务处迅速响应,开通“汛期专项临时困难补助”,帮助因水灾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辅导员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消息,康同学申请后很快就收到了补助,第一时间把钱打给了家里。

学校的关怀让康同学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安顿好家里,他把目光投向了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那几天,他时刻关注河南水灾的情况,就在那时,他发现微博上流传着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汇总文档,这份文档被网友称为“救命文档”,不少网友自发创建了水灾互助群,一起帮助这份文档中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康同学立即加入了互助群,还号召有精力的同学一起参与其中。很快,包括他在内的我校四名同学组成了救援小组,对文档中的待救援人员信息进行一一核实。“文档中的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并不准确,需要我们逐一电话确认他们的实际情况如何,以便精准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康同学回忆着,“每次拨通他们的电话或是收到他们的回复短信,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受灾群众那种迫切的心情。”

组里的几个人都特别上心,有的人连吃饭时间都用来确认受灾群众信息,只为尽早帮助到河南的同胞。3天里,四个人共核实了数十条待救援人员信息。

回忆起当时的点滴,康同学一直说作为一名党员这是他应该做的。“学校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资助,这份温暖给了我力量,我又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爱的传递。虽然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事,但能为别人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就是我心里最好的事。”


薛同学:

结束了一整个秋季学期的学习生活,薛同学坐上火车回到了山西新绛老家过寒假。彼时正值西安疫情暴发,到了晚上,这座邻省小城的街上已经见不到多少人影。出租车开行在黑漆漆的路上,借助车灯的光亮,薛同学还能看到巷口的围墙已经全部倒塌,小区旁边的围湖栅栏还在用临时防洪网代替,眼前的一切都在用力地讲述去年秋天那场水灾发生时的一幕幕。

去年9月开始,山西的雨便断断续续地下了一个月,到了10月,受连续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汾河下游的新绛段更是遭遇了近40年来的最大洪峰。107日,位于新绛县的汾河发生决口,决口长度近20米。一时间薛同学家附近的水位涨到了2米,洪水迅速灌进了她家的地下室。

在民警官兵的帮助下,她的父母很快被转移安置到了运城。妈妈把转移过程中的照片实时发给薛同学,让她放心。在这些照片里,一张官兵挎着邻居家爷爷趟着水撤离的照片让她感动许久,作为一名党员,她知道这搀扶背后的意义。

图片

学校也急大家所急,10月中旬,各班级群里都发布了申领“汛期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的通知。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她很快完成了申请并收到3000元补助款,这让薛同学的心又安定了几分。

薛同学一直把学校的关爱珍藏在心中最美好的角落,“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非常感谢学校,感恩母校的培养,给了我勤工助学的机会,大二那年我还申请到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这在以前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当得知这些善款来自师兄师姐们的捐助,薛同学的声音有些颤抖,“现在我是大四的学生,还有半年也将光荣地成为一名大工校友了,我会继续向师兄师姐们学习,争取日后也成为这样优秀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为学校贡献一份力量。”

自强的她已经成功报送研究生,未来她打算回去建设家乡,或者留在大连,留在心爱的母校身边。


刘同学:

说起三年前的那个冬天,刘同学还是会鼻子发酸,微微哽咽。那一年,刚上大一的刘同学与许多运动员同学一样,怀抱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每天往返于教学楼和篮球场,加紧准备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前训练。这是她来到大学后的第一场全国性比赛,刘同学卯足了劲想在这个“初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彼时正是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最后一个冬天,如同世人毫无察觉即将到来的阴霾一样,刘同学也浑然不知自己即将迎来一段至暗的运动时光。

2019年1212日,大运会女子篮球预赛第二场在山东泰安如期开赛。那一场我校对阵云南省队,双方对战激烈,就在刘同学跳起来传球的一瞬间,她感觉右腿膝盖一阵剧痛,随后便倒地不起。“实在是太疼了,根本站不起来。”即便当时没有医生的专业诊断,落地的那一刻,她的身体也清楚地告诉她这不是小伤。

救护车第一时间把她送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前交叉韧带断裂,必须做手术。这样的诊断结果加上剧烈的疼痛,给这位年轻运动员的心理带来巨大的打击,眼泪写满不安与崩溃,“当时我觉得再也恢复不到受伤之前的身体了,我再也不能以最好的状态打球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教练安慰她,队友陪伴她,三天后,刘同学来到北京接受了手术。术后第二周,陈哲夫教练特意乘坐六个小时的高铁来到北京看望她,边吃饭边鼓励她重拾自信,“就算伤的再重,学校都不会放弃你的。”并告诉她可以申请由校友出资设立的“学生体育训练”资助项目,为她负担部分手术费,缓解经济压力。对于刘同学来说,那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仅仅是物质帮助,更是巨大的精神激励。“我原本以为顶多就是走走保险,没想到学校在这个时候向我伸出了援手,在我最难受的时候给了我最大的温暖。心情好像就是从那天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教练的安慰,学校和师兄师姐们无声的关怀,都像病房外的阳光,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术后第八个月,刘同学回到了队里,开始跟队友们一起恢复训练。术后第十一个月,刘同学参加了全国(U19)青年篮球联赛,这是她术后的第一场比赛,那心情害怕、紧张又激动,她害怕在这方寸的球场上再次受伤,但久违的比赛又让她分外激动。刘同学盯着队服上的“大连理工大学”,一种隐隐的力量带着她坚定地再次奔向球场中央。